书画名家报20103期 内容提要

为中国美术健康发展积蓄力量

———专访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

   

问:吴书记,您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通过财政专项拨款、有计划地专门选派美术家赴外研修的留学项目。请您介绍一下促成此工程的动因。

    吴长江:早在2008年,中国美协就会同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和业内专家,开展了调研活动,最终形成了《关于青年美术家队伍和创作状况调研报告》。通过对成长环境、教育背景、风格趣味、市场状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初步呈现了青年美术家群体的生态——他们正身处社会剧烈变革的转型时期,呈现出多元的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因视野所限而略显杂乱和片面。尤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相关研究的匮乏使得我们的国际话语权缺失,中国美术发展难以形成合力,从而限制了总体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美术“走出去”,开放与吸纳国外美术优秀成果,显得势在必行。

    2009年初,中央有关领导就调研报告做了重要批示,对中国美协关注和研究青年美术家现状给予了肯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财政部、外交部、中国文联等有关部委、团体的支持下,酝酿许久的“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最终启动。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财政专项拨款、有计划地选派美术家赴外研修留学,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例。可以说,正是协会长期以来对青年美术家队伍建设培养的工作原则和努力,才促成了今天研修工程的最终实现。

    问: 海外研修工程秉持的理念是什么?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吴长江:该工程所秉持的理念其实是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各国文化软实力之间的比拼与较量。我们只有对现今世界美术发展动向有了深刻认知,才能对研究解决当下中国美术在全球化语境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有所把握,最终实现美术“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

    最初,由于在设计项目运行程序、制定研修成果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缺乏经验,我们面临着不少的考验。通过与专家的会商、各相关机构的协调,目前,我们初步制定出“申请征集归类——初评海选划线——终评集中答辩”的评选程序,所有人员都做到了按期派出,首批成果集《建构美术的国际视野——2009年度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成果汇编》也已经出版。按照一整套项目运行制度和规范,我们迄今已成功选送出18位研修人员赴外研修,在美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问:2009年研修主题是“研究当代世界美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规律”,这一主题看起来比较宏观,如何细化到每一位研修者的课题中去?

    吴长江:协会为项目确定了“研究当代世界美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规律”这一主题。但这一宏观主题并不代表项目的框架会泛泛,相反,因研修资助人员名额所限,项目本身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以刚刚结束的第二批研修工程评选为例,重点支持的有理论研究、创作实践、美术机制和教育三大门类、近20个选题。除了纯美术研究创作门类外,也关注艺术设计、动漫创作、艺术市场、国外工作室模式等内容。这样,就将大主题具体为小选题,从而也就细化到了每一位研修人员的课题中。

    问:我们还注意到,参与前两批海外研修计划的评委在人员和人数上都不太一样,没有一个类似评委会的固定机构,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申报领域比较广泛,在确定人选时是否对研究领域有所限定或者倾斜?

    吴长江:首先我们坚持必须由国内最资深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并且根据研修课题方向,综合考量每位专家评委所擅长的专业领域,以保证所有申请都能得到最为权威、公正的评价。因各位专家的日程安排等问题,最初没有形成一个有固定人员的评委会。接下来,我们将总结经验,考虑逐步设立一个评委会,由固定专家组成,成为海外研修工程评选水平的坚实保证。

    另外,所有申请研修人员,只要符合总的主题方向,同时满足年龄、国籍等基本资格条件,都可以加入到项目中来,在评选过程中我们一视同仁,无任何其他额外限定或倾向。

    问:2010年,新一批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的资助名额增加为10名,较原来的数额有所增加,出于怎样的考虑?

    吴长江:很明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美术家能够获得资助机会,远赴海外研修学习,为中国美术事业添砖加瓦。所以,在经费预算上,协会统筹把握,尽量节省行政办公费用、调整个人资助额度、调动一切资源为研修工程服务,为的是能够挤出更多的钱用于研修学习上。这将是项目实施的不变原则之一。

    问:研修计划的关注度、美术家的申报人数和入选比例最终如何?

    吴长江:前两批已有数百名美术家向协会提交了研修申请,但因项目经费限制,目前每年所能资助的名额为10名左右,也就是说录取比例超过101。但正因为机会的难得,每次所派出的研修人员必定是该批申请人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中青年美术家。另一方面,我也想借此机会告知其他美术家,不必因担心落选而不敢尝试,另外,申请人几乎不用承担任何成本,我们鼓励美术家积极参与此项目。

    问: 海外研修计划的时间一般安排在3-4个月,这能够保证研修者完成相应课题吗?

    吴长江:我想是可以的,因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此前已针对研修期限,在评选办法上设计出针对性条例。因研修资助时间限定在3个月左右,也就势必要求申请人在申报课题时仔细推敲研修计划的可行性,使自己的研修活动切合实际。因此,项目性质特点决定了相应的制度建立,而制度又从根本上保证了最终成果的顺利实现。

                                            (中国文化报  记者 严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