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夏所独有的民族艺术—篆刻

     我国的篆刻艺术,集广博深厚的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于方寸顽石之间,寓宏大雄奇于细微厘毫之中,“其形虽微,其蕴却淙。”它是我国人民独创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艺林中独具一格。
    篆刻艺术具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遗物来看,远在春秋时就有了古玺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初只是作为政治权力凭证信物的玺印,逐渐变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过程中的一般凭信工具。从不断出土的周秦玺、汉铜印来看,玺印在秦汉时已很盛行。“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于秦,盛于汉。”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文物,是可靠的见证。
    有关玺印的最早记载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文冶问,玺书追而与之。”玺就是今天的印章。印章在秦代以前叫“玺”,到了汉代才叫“印”或“章”,后来又叫“图记”、“戳记”或“图书”、“印信”等。由于印章主要用篆体文字刻制,后来通称为“篆刻”。印章最初以白文(文字凹下,又称阴文)为主,东晋以后,朱文(文字凸起,有称阳文)逐渐兴起。随着时代的发展,印章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印章的形式和风格不断变化,可谓各尽其妙,丰富多彩。宋徽宗(赵佶)编辑的《宣和印史》问世以后,开始了文人对印章的最初介入,使得印章跻身于艺林。特别是印章在书画艺术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产生了艺术性的价值。书法、绘画、篆刻三种艺术融为一体,成为鼎足三立的艺术品。发展到这时的印章,除姓名印外,还出现了别号印、闲文印、吉语印、肖形印、书柬印、收藏鉴赏印、斋、堂、馆、轩、阁、楼、屋、室印等。印章形式多样,有方、长方、圆、椭圆、腰子形和其它随意形状。印章材料大都是比较硬的铜、铁、玉石和牙角等。印章的刻制多由文人自己篆写印文后,交刻印工采取铸或凿的办法制作,比较复杂费工。元代画家王冕始创以青田花乳石自己刻印,首先找到了理想的印材,很受时人欣赏,出现了专门从事篆刻艺术创作的金石家。入明以后,由于调制印泥的技术日益提高,使用更加方便,文人墨客制印成风,涌现出了独特艺术风格的篆刻流派,名家辈出。文彭治印仿秦法汉,他的学生何震精书法而工篆刻,世称“文何”。还有程邃为代表的“歙派”、以丁敬为代表的 “浙派”、以邓石如为代表的“皖派”等,他们都是一代巨匠。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等对篆刻艺术均有很高的造诣,对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篆刻决非是铁片碰石的雕虫小技,它是一门以书法、章法、刀法三结合的艺术。它不仅与书法、文字学、金石学有关,与文学、史学、绘画关系也非常密切,其中书法占主导地位。书法造诣的高低,直接左右印章的艺术生命。学习篆刻,首先要熟悉书法的笔意规律,了解历代汉字的结构特征,避免任意杜撰。如何把印章中的文字通过巧妙的安排,使之分朱布白繁简得体,参差挪让疏密相应,方圆变化气脉生动,使印章的形状、内容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这就要求治印者要懂得美学的一般规律。要做印,须先审度印文,构思于心。章法的好坏和印章的艺术生命是攸关的。印章的章法艺术因印面方寸的限制、印文内容的不同和每个篆刻家的艺术情调有别而千变万化,使印章的风格各异。在篆刻艺术中,篆刻家的艺术构思能不能最后实现,关键在用刀雕刻。一方印章,或浑厚沉郁、端庄凝重,或透出含蓄的气息,把文字风格再现到印石之上,把笔意气韵凝铸到印文中去,看似不经意的运刀,实际上每一用刀处都要使印文运用气息相通的文字断连或参差表现出它的虚实。此外,还与所用的印材有关,研究并掌握各种印材的性能特点,才能达到游刃自如的境界。
    明清时期的篆刻艺术,作为印石艺术欣赏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种类繁多。文人以书房、住室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堂、馆、轩、斋、院、亭、阁、屋、室、居”等,体现了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其实多有名无实。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篆刻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篆刻艺术贯彻党的“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新老篆刻家活跃于艺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篆刻艺术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此文1986年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知识天地节目采播,本次发表有所删改)